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阳光耀大地,雨露润无声。

阳光总在风雨后,雨露滋润禾苗壮。

 
 
 

日志

 
 

【引用】我们的心思和力量放在哪里   

2012-01-12 10:17:38|  分类: “四合一”主体教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经过十年的努力历程,我仍然坚持十年前看法: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变革课堂教学,特别是高中课堂教学,而且要一定不拖堂、不加班加点,不怕国家统一考试的课堂教学。如果从领导到专家学者都避开这个问题,不研讨,不实验,再搞其他也不能解决问题。
或者有人会说:新课标就是为了解决课堂教学问题,我可以告诉你,许多学校都发了《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与《走进新课程 与课程实施者对话》这两本书(一般称为绿皮书与红皮书)给全体教师,可惜,只见发书学习。教育部王湛副部长提出的“本次课程改革努力在以下几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的六个方面也大都做到或者在做,只可惜第四点“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法;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并未实现。满堂灌的“填鸭式”仍然普遍存在,新出现的“活动填鸭型”(不停问答或活动的所谓互动教学)或者“机器填鸭型”(搬字或画上荧屏的多媒体刻板化运用)又怎能算是“新的教学方式”呢?正如南京师大教科院杨亮先生所说:课程与教材的变革正在受到重视,但教学、教法或教学法却在不同程度地受到冷落,虽然现代教育技术的设备条件已得到空前改造,但重技轻术的情况相当普遍,教法远没有发挥出它的潜力来。我们不得不提醒改革者,决不能忘记前车之鉴:布鲁纳在20世纪60年代初引导的那场结构课程改革,那些精选优编的结构课程及教材,到60年代末期就已经备受冷落,其理论价值远未得到广泛肯定,而在教学实践的检验中几乎遭到了完全失败。在这过程中,尽管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教学的或教法的价值显然举足轻重。而且,仅就教学的或教法的价值而论,也还有在实践中研究与探索的问题值得注意。布鲁纳当时就不只是提出了有关发现法教学的假设,而且告诫人们“它仍有待于检验,而检验必须在学校中进行。”
从上述历史的回顾,看看今天,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着很深的文化隔离,不仅需要课程与教材建设,也需要教学法沟通;在课程与教材基本为统设统编的情况下,依然存在愈演愈烈的择校之风,所“择”的当然主要是教法。而人们目前基础教育中的许多教法的优势,似乎更多地体现于只维护“应试教育”,而不是素质教育。
如果我们的教师,特别是新进的青年教师如上海市调查显示那样多年来追求的是原有传统教学技术的成熟,不对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作重大调整。我想,课堂里就不仅仅是“涛声依旧”,只怕会出现更多的厌学和弃学情况。
我认同“任何科学研究都必须在真实的情况中进行,离开了真实的课堂,教育研究将没有任何价值”的说法。我们应当把我们的心思和力量放到课堂,努力改变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并且落实到学习方式的转变上。
  评论这张
 
阅读(32)|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